20世纪50年代初,比利时宪兵及预备役上校乔治·维涅龙匠心独运,精心设计出一款冲锋枪,后交由比利时列日精密仪器公司负责生产,这款枪便是维涅龙(Vigneron)冲锋枪。1953年,首个型号维涅龙M1设计定型,旋即被比利时军队列装。次年,增加了准星护圈的维涅龙M2取代了M1,维涅龙M2持续生产至1962年。 比利时军队在刚果执行任务时,这款冲锋枪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除比利时本国,阿尔及利亚、葡萄牙以及部分中美洲、南美洲国家和非洲中部国家,也都装备了维涅龙冲锋枪。尽管随着时代发展,原装备该枪的军队大多已换装MP5、UZI等其他冲锋枪策略聚宝,但在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局势动荡地区,如布隆迪、刚果和卢旺达,仍能偶尔发现它的踪迹。
维涅龙冲锋枪全枪长872mm(枪托缩起时为695mm),枪管长度305mm,枪身重量3.68kg,理论射速为620发/分钟,初速达381米/秒,有效射程100米,具备单发与连发两种发射方式。
该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,处于开膛待击状态。其拉机柄设置在机匣左侧,在射击过程中保持静止,不随枪机一同运动。抛壳口配备了可自动开启的防尘盖,能有效防止异物进入枪膛。
与一般冲锋枪相比,维涅龙冲锋枪的枪管较长,这使得它在射击精度上表现出色,特别是在半自动射击模式下更为显著。然而,由于大部分枪管暴露于机匣之外,且缺少其他部件的稳固支撑,长时间受自身重力作用,枪管易发生弯曲。为解决此问题,设计者在枪管表面加工出环形散热槽,这样既能够加速枪管冷却,又能减轻枪管弯曲程度。
维涅龙冲锋枪设置了两个保险机构,分别是握把保险和快慢机保险。握把保险能有效阻止枪机运动,避免待击状态下因意外跌落或其他剧烈撞击而走火。保险/快慢机柄位于握把左上方,上面标有A、R和S三个位置,分别对应连发、单发和保险状态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枪扳机采用独特的单连发扳机设计,在连发状态下,扳机扣至一半实现单发,扣到底则为连发。
维涅龙冲锋枪采用MP-40弹匣,标准容量为32发。不过,为防止供弹过程中出现故障,实际使用时通常建议装填28发子弹。其金属枪托为伸缩式,可依据实际需求将拉出长度调整至三个不同位置。此外,枪托中还暗藏一根稍长的钢丝,可拆下来当作枪管通条使用。
该枪的片状准星安装在枪管前端,觇孔照门为固定式,射程分别设定为50米和100米。在准星座上,还安装有枪口防跳器,加之理论射速相对较低,约600发/分,且枪支本身重量较大,使得该枪在连发射击时易于操控。
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